close

109疫情插花_200707.jpg

一、生命真象

同一盆花的緣起緣滅

15861.jpg

花1   苞3

15862.jpg

花2   苞2 

15864.jpg

花3   苞1

15863.jpg

 

 

二、賣夢的老人

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G69MrvJwdpQ

 

 

三、慢老

16146.jpg

介紹書名:慢老

 

沒有人不希望自己永保年輕、健康,但隨著年齡增長無人能避免「老」這個關卡。

老化經常伴隨著健康亮起紅燈、記憶力衰退,失去年輕時的光鮮亮麗及活力等,因此

「慢老」成為大家心之所向的一件事,作者係前《康健》雜誌總編輯,也是慢老的實踐者,

她彙整歐、美、日等最新的科學研究與醫學報告,告訴我們如果要老得慢,

得從六個面向著手,1多運動、2均衡飲食、3定時睡眠、4改造日常生活、5預防疾病與6情緒管理等

 

(一)運動:

一定要動,離開椅子都算數

1.坐1小時的傷害約等於抽兩根煙,也就是少活22分鐘,要慢老,站起來是最應該培養的習慣。

2.走路,不一定要「每天萬步」,只要步伐比平常大十公分,就能達到鍛鍊肌力的效果。

3.運動可以零存整付,美國剛更新的運動建議,停車停遠一點,遛狗,爬樓梯都算。

4.即使年齡增長也能維持體能的關鍵,就是管理肌肉「財產」,為了避免肌少症找上門,

適度的阻力運動,攝取足夠的蛋白質、鈣質及維他命D,才能幫你慢慢老。

 

(二) 飲食:

體重真的不是重點

1.一旦進入60歲或60歲後期,節食減肥不是好事,因為體重減輕,肌肉跟著流失,

肺炎或跌倒之後變成失能臥床,反而增加短命的風險。

過60歲後,就算不餓,還是要定時定量,每天至少吃三餐。

2.一個人吃飯容易草草了事,吃得快、咀嚼少,神經傳導物質血清素分泌也會減少,容易憂鬱,

一個人吃,不再瀟灑,還是找個飯友一起吃飯吧。

3.你喜歡吃甜食嗎?需要策略幫助自己達成戒糖的目標, 用天然的甜食取代、

訂定甜食契約、淺嚐即止、多吃蛋白質。

 

(三) 睡眠:

定時上床、起床,比睡多久重要

1.每逢週末或假日偶爾晚睡或補眠,最好不要超過1小時,避免心臟病、肥胖找上門。

2.不想憂鬱、肥胖上身,睡前關掉手機、平板、電視,只留半夜起床上廁所、

不會踢到東西跌倒的小夜燈就好。

3.不要靠酒精助眠,因為酒精會產生耐受性,讓你的人生難題從失眠變成酒癮。

 

(四) 防病:

醫療的突破讓我們比前人活得更久,但我們要的是生龍活虎到最後一刻,而不是失能臥床,

因此預防疾病是很重要的。

1.去唱KTV、吃飯細嚼慢嚥,看書唸出聲等,可以鍛鍊臉部肌肉預防口腔衰弱症。

2.在日本已經證實運動可同時動腦,可以逆轉被稱為「失智症的前段班」的輕度認知障礙。

3.吃些好菌或含益生菌的食物,就能達成改善動脈硬化的效果。

 

(五) 生活:

慢老的日常從改造環境開始

1.待在一個雜亂、無秩序的環境裡,會讓人傾向吃下更多卡路里,因此增加體重,想要減腰線,

先整理你家廚房。

2.學會流好汗,可以排出毒素和老廢物質,改善代謝循環,比較不容易老,可以透過泡澡、有氧運動、肌力訓練的流出好汗。

3.小包包代表有限的人生,從背小包包練習斷捨離,只帶真正需要的東西出門。

 

(六) 情緒:

就是這些個性讓你顯老

1.常抱怨會容易成為負面的人,也會改變我們對生命的看法,升高壓力,引發各種慢性疾病。

2.心智強度是一種選擇、一種紀律,你可以從戒除拖拖拉拉的習慣開始。

3.白天好好工作,晚上好好休息,適時紓壓,就能避免退休失智的風險。

 

慢老,不顯老,是你為了自己的人生設立了保護傘,活得有紀律,並勇於實踐,

享受生命、活躍自在,老化的過程可以緩慢、細微而且出乎意料的優雅。

祝福大家。

 

四、墊腳尖

CD696C28-F7D8-4F6D-A236-8DBDE14DA33F.jpg

71956.jpg

很多人都還不知道!晚上抬腳15分鐘,堅持二、三個月,就可以改善體質、精力倍增,還能防便秘,5種人練…:

ㄧ部和你有關的影片,請用心看看!

 

五、森林如何療癒人類!

https://youtu.be/0mM7TkMjdE8

 

 

六、《母狼的啟示》

 

 

一個朋友的孩子大學畢業半年了,沒有去找事,窩在家裡,白天睡覺,晚上上網。

 

最近跟他父母要錢,想去美國遊學,朋友來問我該不該讓他去,我望著他蒼蒼的白髮說:「你如果真的要為孩子好,讓他去,但是不要給他錢。」

 

我想到了我妹婿的故事。

 

我妹婿是美國人,從小就想作水手,嚮往外面的世界,想先環遊世界再回學校念書。

 

雖然他父親是醫生,家庭經濟環境許可,但是父母並不給他錢,他也沒向家裡要,高中一畢業就先去阿拉斯加伐木存錢,因為阿拉斯加夏天日照很長,太陽到午夜才落下,三點多又升上來了,他一天如果工作十六小時,伐一季木的工資可以讓他環遊世界三季。

 

他在走遍世界兩年之後才回大學去念書。因為他是在自己深思熟慮之下才決定念的科系,所以三年就把四年的學分修完,出來就業。他工作得很順利,可以說平步青雲,一直做到總工程師。

 

有一次,他告訴我一個小故事,說這件事影響了他一生。

 

他在阿拉斯加打工時,曾與一個朋友在山上聽到狼的嗥叫聲,他們很緊張的四處搜尋,結果發現是一隻母狼腳被捕獸器夾住,正在號嚎。

 

他一看到那個奇特的捕獸器,就知道是一名老工人的,他業餘捕獸,賣毛皮補貼家用,但是這名老人因心臟病已被直升機送到安克瑞契醫院去急救了,這隻母狼會因為沒有人處理而餓死。

 

他想釋放母狼,但母狼很凶,他無法靠近,他又發現母狼在滴乳,表示狼穴中還有小狼,所以他與同伴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找到狼穴,將四隻小狼抱來母狼處吃奶,以免餓死。

 

他把自己的食物分給母狼吃,以維持母狼的生命,晚上還得在母狼附近露營,保護這個狼家庭,因為母狼被夾住了,無法自衛。

 

一直到第五天,他去餵食時,發現母狼的尾巴有稍微搖一搖,他知道他已開始獲得母狼的信任了,又過了三天,母狼才讓他靠近到可以把獸夾鬆開,把母狼釋放出來。

 

母狼自由後,舐了他的手,讓他替牠的腳上藥後,才帶著小狼走開,一路還頻頻回頭望他。

 

他坐在大石頭上想,如果人類可以讓凶猛的野狼來舐他的手,成為朋友,難道人類不能讓另一個人放下武器成為朋友嗎?

 

他決定以後先對別人表現誠意,因為從這件事中看到,先釋放出誠意,對方一定會以誠相報。(他開玩笑說,如果不是這樣,那就是禽獸不如。)

 

因此,他在公司中以誠待人,先假設別人都是善意,再解釋他的行為,常常幫助別人,不計較小事,所以他每年都升一級,爬得很快。

 

最重要的是,他每天過得很愉快,助人的人是比被助的人快樂得多,雖然他並不知道中國有「施比受更有福」這句話,但是他的生活證明了這一點。

 

他對我說,他一直很感謝阿拉斯加的經驗,因為這使他一生受用不盡。

 

的確,只有自己想要的東西才會珍惜,下過霜的柿子才會甜,人也是經過磨鍊了才會成熟。

 

如果一個人大學畢業了還不知道自己要什麼,那麼應該要讓他去外面磨鍊一下,不要給他錢,讓他自食其力,重要的是父母要捨得放下!

 

悟到---『對孩子最好的保護就是不保護』。

 

給自己一個機會去證明自己並且體驗人生,相信你一定可以從中得到一個對你的一生受用不盡的實戰經驗。

 

七、https://youtu.be/AHpVCCar9nQ    世界名曲   托賽里小夜曲

 

八、筷子與淋巴線關係

http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bsUJ0jJYeY0

 

九、結構調整

楊定一博士談~筋膜放鬆、螺旋式肩頸胸腰椎的結構調整方法~來試試哦!

有位好朋友說他試著跟著影片做了—次,通体舒泰。

筋膜是一層膜,包著肌肉和筋,其中含著穴道,有保護、轉達資訊的功能。

筋膜放鬆,坐、躺、臥都可以做,筋膜是螺旋組合,用螺旋的方法才能解開。

https://youtu.be/luroygkH0kw

 

十、生物價值

今年諾貝爾醫學獎的健康忠告:只有四個字,價值3200萬!

 

 

本月初,享譽世界的2017年貝爾獎頒佈了。其中諾貝爾生理學和醫學獎受到了民眾特殊的關注,因為這似乎是諾貝爾獎離我們的生活最近的一次!

 

三位研究“控制晝夜節律的分子機制”的科學家Jeffrey C. Hall、Michael Rosbash 和Michael W. Young獲得該項殊榮。

 

“控制晝夜節律的分子機制”到底是個啥東東?

 

他們的獲獎理由是:

 

解釋了許多動植物和人類是如何讓生物節律適應晝夜變換的。

 

簡而言之,他們研究的就是我們平常所說的“生物鐘”!

 

生物鐘調節身體重要功能,例如:行為、激素水平、睡眠、體溫等;生物鐘和你的健康息息相關。你什麼時候睏、什麼時候醒、一天內的體溫變化、什麼時候激素水平上升,統統都是由生物鐘在管理。

 

三位科學家通過精密的實驗得出幾個結論:

 

熬夜會打破人體內精妙的時鐘,疾病匍匐而來。

 

熬夜將造成大腦開始吞噬自己。

 

調節節律的關鍵基因失效後,會促使腫瘤發生。

 

因此,本屆諾爾貝醫學獎研究成果,最貼切的解釋就是:

 

不要熬夜!!!

 

這話聽著一點也不新鮮啊!父母長輩親朋好友沒少叨念過。

 

但是這三位科學家憑藉該研究一共獲得了諾貝爾獎金900 萬瑞典克朗(約合 3500萬元人民幣)。

 

所以,以後聽到別人勸你不要熬夜的時候,一定要像拿到3500萬一樣高興哦……

 

下面是一組價值3500萬的建議:

 

1.

不要熬夜:

 

睡覺是養生的一大功能,養就是用大量的健康細胞去取代腐敗的細胞,如一夜睡不著就換不了新細胞。如果說白天死亡一百萬個細胞,一晚上只補回來五十萬個細胞,時間長了,身體就虧空得越來越厲害。

 

獲獎者之一的邁克爾·羅斯巴殊教授,說起了一組罕見病例。近二十年來,各國醫生發現了一些“睡不著覺的家族”,這些家族的人得了怪病,就是至少三四十年都沒好好睡過。熬夜會打破人體內精妙的時鐘,疾病匍匐而來。

 

另一位獲獎者邁克爾·楊在2015年的一項研究中發現,由於熬夜缺乏睡眠,神經突觸部分被星形膠質細胞大量吞噬。通俗的說就是:熬夜將造成大腦開始吞噬自己。他還發現,調節節律的關鍵基因失效後,會促使腫瘤發生。

 

2.

要養肝:

 

其實,熬夜對肝臟的傷害是最大的。因為肝臟是我們身體裡最大的解毒器官,而晚上又是肝臟集中精力的“工作時間”。如果我們在這個時候不休息,反而大肆吃喝,會讓肝臟超負荷。當肝臟真的“喊”起疼來,問題就非常嚴重了。

 

11點後睡的人,白開水裡一定要加一點它!

 

白開水裡加點“紅棗”

 


 
沒有什麼能抵消熬夜的損害,但因為生活迫不得已熬夜時應該長期飲用紅棗水護肝。
 
有實驗表明,每天給肝功能差的人喝紅棗水,持續一週可以達到養護肝臟、促進肝臟解毒排毒的效果。中醫學也認為,紅棗水有補氣養血、疏肝解鬱的功效。將果肉豐富的紅棗掰開,用溫水泡發,這樣維生素更利於肝臟吸收。
  
3.
價值3500萬的養生表:
 
中國古代養生講究“順應自然”,現代生活中人體也有它最喜歡的節奏和規律。如果我們順應了身體的生物鐘規律,摸準薄弱那一刻,拾遺補缺,身體就能被調校到最佳狀態。而反之,則會產生各種問題,危害健康。
 
5~6點:
醒了也要多睡會兒
 
很多中老年人“晚上睡不著,早上醒得早”,如果你在清晨五六點就早早醒來,不妨儘量讓自己多睡會兒,實在睡不著也可以閉目養神,或躺在床上按摩腹部、揉搓雙手,有助於保證白天旺盛的精力。
 
6點半:
做伸展運動
 
中老年人每天早上簡單鍛鍊10~20分鐘即可,建議以輕緩柔和的運動為主,如伸展運動、散步、瑜伽、太極拳等。
 
7~8點:
吃份高營養早餐
 
包子、油條、燒餅等澱粉類食物是多數人早餐桌上的主力軍。但是,除了澱粉類食物外,再來一杯牛奶或者豆漿、一個雞蛋、一小份水果,則更加健康哦。
 
10點:
吃一小把堅果
 
中老年人應該在上午十點左右,吃一小把堅果,對心腦血管健康有好處。花生、核桃、杏仁、松子等都是不錯的選擇哦。
 
11~12點半:
享受“雜牌”午餐
 
午餐食物一定要種類多樣。老年人做午餐一定要“雜”,炒菜時儘量多放幾種食材。比如,炒青菜時放點蘑菇,做肉菜時放點胡蘿蔔丁、黃瓜丁,每種菜量不大,但種類、顏色要儘可能豐富。
 
13點:
小睡30分鐘
 
午飯後半小時,疲勞感來襲,此時不妨先喝一杯水,然後打個盹兒。午睡對降低血壓、保護心臟、增強記憶力、提高免疫力等都有好處。但是,午睡時間不宜過長,20~30分鐘即可。
 
14點:
喝杯綠茶
 
午覺醒來之後,人總會有些倦怠,此時來杯綠茶對身體可是非常好哦,研究表明綠茶能降低患癌風險。
 
15點:
晒晒太陽

如果天氣好,中老年人可以去戶外鍛鍊,此時陽光和煦,是晒太陽的好時機。若下雨或者太陽太毒,則可在家做做健身操、身體拉伸等。
 
16點:
來杯優酪乳

下午4點,人的血糖開始升高,此時,中老年人可以再加個餐,喝杯優酪乳或吃兩片全麥麵包。
 
18~20點:
與家人分享“慢”晚餐
 
晚餐一定要清淡,對一天的營養進行查漏補缺。晚飯不能吃得太晚,否則影響睡眠。晚餐時間一般相對充裕,可以和家人一起慢慢享用,細嚼慢嚥,聊聊天,無疑是一段幸福的家庭時光。
 
20點:
站一刻鐘
 
吃完晚飯,很多人便立刻窩在沙發裡看電視,這可是十分傷害腸胃的。晚飯後最好站立15分鐘,或一邊走動一邊給久違的朋友打個電話,也可以澆澆花、洗洗碗。
 
21點:
提前刷牙
 
刷牙時間最好放在晚上9點,這樣可以保證自己晚上9點後,不再吃東西。也可以利用這段時間,做點自己喜歡的事情,比如看看書等。
 
22點:
調低臥室溫度
 
人的最佳睡眠時間是22點,最晚不超過23點。科學研究顯示,臥室保持低溫可以降低患糖尿病和其他代謝疾病的風險,入睡前最好將房間溫度稍微調低一點。 
 
健康的一天自此結束,睡個好覺迎接更美好的明天吧!

記得把這篇文章發給朋友們,告訴他們這才是最科學健康的生活時間表。

3500萬的建議哦!

不要熬夜!
不要熬夜!
不要熬夜!

重要的事情說三遍!

分享此文一切功德,皆悉迴向給文章原作者及眾讀者 福慧增長 感恩
2019年諾貝爾醫學獎的健康忠告~

https://youtu.be/kWf-IElSmMc

 

 

十一、再不說就來不及
https://50plus.cwgv.com.tw/articles/index/18720
20年前,作家袁苡程在紐約大學攻讀心理學碩士學位。

有一天,她突然想寫一篇關於普通人在臨終時懺悔的論文。

於是,她去紐約實立圖書館蒐集素材,結果發現大部分都是名人死亡時的遺言。
 
她花了三百五十美元在《紐約時報》上登了一則廣告:

如果你在臨終前仍有話不能說,請放心地把你的秘密和心願匿名托付給我,以便輕裝上路。不要帶著它們去天堂,因為它們只屬於塵世。來信請寄:靈魂保險箱收,紐約xxxxxx郵政信箱,郵編xxxxx。
 
後來發生的事情始料未及。

幾天後,許許多多信件從美國各地寄來,他們是華爾街分析師、大學教授這樣的上等人士,也有脫衣舞女、愛滋病人這樣的社會邊緣人,還有家庭婦女、底特律的汽車維修工這樣的普通人。
 
有一位身患絕症的老人在來信中寫到:

自己年輕時當過郵差,因為嫉妒情敵而惡作劇,最後導致了一個姑娘死去。

後來的人生,他一直帶著深深的懺悔,選擇獨身。

並沒有人知道這樣的選擇是為了為什麼。

今天願意和盤托出,把這個沈重的秘密卸下。因為他很快就要走了。

只有親口懺悔才能安心。
 
袁苡程把來信中的故事整理成一本叫做《再不說就來不及》的書,出版後感動了全球幾千萬讀者。
 
在書裡,袁苡程說:我看過了上百個臨終患者的故事,發現無論什麼樣的階級,什麼樣的地位,每個人在最後的時光裡最想做的事情卻驚人的一致。

那就是:道謝,道歉,道別,道愛。

人生就是如此,當年華尚好的時候,我們一心想的只有往前衝。

只有生命之火漸漸熄滅的時候,我們才會發現什麼是我們最珍視的。

也許是一段從未開口的愛情,也許是一個歉意的微笑;

也許是多年後老友之間重逢的一個擁抱,也許是一句早該說出口的:其實,我早就原諒你了。

願你,珍惜眼前人,走好腳下路,認真地去過好每一天。

喜歡的食物,排隊多等一會也無妨;

想去的地方,現在就可以訂車票;

喜歡的人,別等到特殊的日子再去表白;

能擁抱的時候,就不要只是牽手……

生命無常,請在你還健康的時候,多關心自己的身體,多去做那些心裡真正想去做的事,多去愛那些真正值得愛的人。

人生最好的活法就是,有自己的生活節奏,懂得為生活做加法,也懂得為生活做減法。

把重要的人放在重要的位置,把重要的事放在重要的位置,不虧待自己,不虧待愛你的人。

願你,珍惜現在的每時、每刻、每分、每秒,好好愛,全然活。

 

十二、

1564506.jpg

19794.jpg

 

濕疹到底是皮膚太濕,還是皮膚太乾

https://health.udn.com/health/story/5971/4670786?utm_source=fb&utm_medium=udnplus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zqawz848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